点击数:1124 发布时间:2025/4/23 22:28:44 发布者:管理员

你体验过跟周边城市融为一体,搭载光储充、5G智慧场馆系统等科技,可根据不同赛演需求“秒变身”的体育场馆吗?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倒计时200天之际,大湾区之声记者带你走进深圳市体育中心,实地探访这个科技感拉满的全新场馆。
走进深圳市体育中心,最引人注意的是该馆首创的“开合屋盖兼顾移动斗屏”系统,在需要时,重达800吨的屋盖可以平移,届时斗屏从穹顶垂直降下。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建筑师李优介绍,“这套系统攻克了17项技术难题,屋盖开合仅需25分钟,可以让场馆兼顾室内外的需求,承办高级别赛事以及演艺活动。”

为了营造更好的观赛体验,该馆随处可见各种高科技。观众可通过“i深体”小程序,借助AR技术与蓝牙精准定位座位,解决传统场馆“找座难”痛点;观赛时,还能通过平台回看360度自由视角的精彩瞬间,不会因为错过精彩进球而遗憾。
在深圳市体育中心指挥中心,车辆总览、安防监控、观众人流……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实时数据流。“这里就像是我们的‘大脑’,通过智能安保系统、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构建的智能赛事指挥系统,我们可以快速获取馆内的实时动态,为赛事提供全方位保障。”深圳市体育产业集团智慧场馆部部长张柱山表示,深圳市体育中心内打造了多个人工智能场景,包括AI安防、AI客服、AI巡检等,同时场内1767个无线AP设备织就双千兆网络,4207个信号天线确保5G全覆盖。

作为科技之都,深圳将通过新技术、新场景、新产品的应用,为体育赛事赋能。据了解,在场馆建设中,充分融入了“绿色低碳”的理念,打造了多个智慧场馆。例如,深圳市体育中心通过“光储超充、车网互动”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场馆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措施,不仅大幅降低极端天气下的内涝风险,同时对水资源做循环利用。

除了功能上体现深圳科技创新的城市特性之外,规划上也体现深圳的开放包容。据介绍,深圳市体育中心通过地下通廊、空中连廊等立体连接,将传统封闭式的体育建筑转变为与周边城市融为一体的市民体育文化公园,以开放欢迎的姿态迎接深圳、全国以及全世界的体育文化爱好者。
主编/张蓓
统筹/陆玮
编导/梁佳焰
总台记者/陈少伟
值班编辑/黄葳葳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