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 >  主页 >  信息详情
广东的世界文化遗产,被外交部发言人点赞

点击数:1147 发布时间:2025/5/6 16:42:42 发布者:管理员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外网社交媒体上分享中国民居,向全球展示了中国传统民居之美。其中,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传统民居风采的窗口。

微信图片_20250505191417.jpg

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表现了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海外开平人与其故里的密切联系。

这片矗立在潭江两岸的1833座中西合璧建筑群,以钢筋铁骨守护乡民安居梦,用罗马穹顶定格华侨家国情,成为世界感知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新地标。

微信图片_20250228212002.jpg
自力村碉楼群

作为中国乡土建筑的特殊类型,开平碉楼见证了近代华侨史的沧桑巨变。19世纪中叶,远赴重洋的开平华侨将积蓄化作故土的守护者——集防卫、居住功能于一身的碉楼,在鼎盛时期达3000余座。

古希腊柱廊、巴洛克山花与中式夯土墙的精妙融合,造就了全球绝无仅有的建筑奇观。电影《让子弹飞》在此取景后,更让这片沉睡的遗产焕发新生。

微信图片_20250228212002.jpg
马降龙村里的碉楼

世遗+农创

 “五一”解锁开平碉楼“新玩法”


“五一”假期期间,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融合世遗文化、华侨文化、在地文化等元素,精心筹备了一系列集聚人气、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兼具烟火气与文艺范的假日盛宴。

游客们或是家庭出游,享受亲子时光;或是好友结伴,一路欢声笑语。景区里,五谷丰登主题陈设、百年铭石楼等打卡点前熙熙攘攘,农夫体验、喂养体验、泥鸡DIY、碉楼寻宝等有趣的“沉浸式”体验,让广大游客穿梭在碉楼中,感受古韵今风、侨乡魅力。

DSC07400-opq3617007736.jpg

“这些建筑具有鲜明的特色与独特的风格,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带着小朋友来了解”,深圳游客陈女士表示:“这里的事物和我们小时候所见的很相似,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回忆,这次出游的体验感非常好。”

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负责人介绍,今年“五一”假期首日,碉楼景区游客数量较上年同期增长88.15%。作为广东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碉楼景区凭借其独特文化魅力,深化在地文化和华侨文化,成为游客慕名而来的热门选择。


农文旅融合激活澎湃动能
让碉楼“活起来”“火起来”

守护与活化并行的“开平经验”成就文化遗产传承典范。一直以来,江门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不断拓展文物保护理念和发展模式,让沉睡的文物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在过去的十多年,对碉楼的保护脚步不停、创新不断。据统计,开平先后完成200多座碉楼民居的修缮;首创“碉楼托管”和“碉楼认养”模式,目前托管碉楼与民居超过60座;完成开平碉楼智慧导览项目,实现1833座碉楼“一楼一码”……


2024年,开平被列入广东省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名单。如今,开平碉楼有了更多的新变化,大量闲置的碉楼被抹去蒙尘,变身“网红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打卡。

不仅如此,开平市引入先锋书店、粮语·艺术公社、里苑·稻香碉楼民宿等乡村旅游业态,民宿、文创、书店、剧场、田园咖啡、休闲农场等业态纷纷涌现,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里苑·稻香碉楼民宿


当罗马柱廊邂逅稻田咖啡馆,当百年骑楼飘起烘焙香气,开平碉楼与村落正以兼收并蓄的姿态,书写文化遗产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江门故事,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来源:开平发布、开平市融媒体中心


监制/胡翼 宋雪
主编/张蓓 
值班编辑/葳葳

往期推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