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 >  主页 >  信息详情
香港特区政府提醒:小心,有人假冒“邻居”

点击数:1142 发布时间:2025/5/21 16:59:23 发布者:管理员



近期在香港地区

许多街坊都收到声称来自“邻居”的短信

以投诉漏水或噪音等作借口打开话题

进而一步步诱导下套

香港特区政府提醒

要小心

可能是诈骗



日前,香港马鞍山富宝花园及锦龙苑有不少住户表示,曾收到投诉漏水或噪音的短信,有街坊出示短信指出,“对方投诉我家天花板漏水,说管理处让我们私下协商处理,又说他已经拍下漏水的证据,要求赔偿等。”这位街坊表示:“刚开始有点相信,但觉得管理处不可能泄露我的电话和个人资料。”由于觉得不合理,他遂向管理处查询,证实是诈骗短信。


有业主透露,诈骗分子会情感勒索要求借钱,如“大家做街坊那么久,请你帮个忙。”还好该业主马上提高警觉,没有上当。


图片


有不少香港网友,都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收到的“神秘短信”。其实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些短信可能来自不同号码,但是话术都格外相似。


这些所谓“邻居”的真正身份是一批专门假扮住户,用温和话术一步步诱导交出个人资料的诈骗分子。明明是“邻居投诉漏水”,一开口却立刻要求加实时通讯软件继续详谈。明明说是噪音扰民,但讲着讲着就开始套个人资料。



如果加了实时通讯软件,诈骗分子语气会突然变得亲切起来。骗取得一定信任后就会编各种借口。比如,现在手头紧、发生了急需用钱的情况,来诱导转帐、汇款。此外,诈骗分子会发一个貌似无害的链接,一旦点击,手机可能会被黑客入侵,导致隐私外泄或财务损失。


香港警方表示类似手法在全港各区都有发生,已成立专责小组调查。


警方反诈骗协调中心早前发出贴文,提醒提防「漏水情缘」骗案。


香港特区政府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提醒市民,慎防诈骗分子使用的新型诈骗手法,切勿轻易透露个人资料。市民若收到疑似诈骗短信或来电,可先联络物业管理处查询或求证,或向私隐专员公署查询或投诉。


香港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日前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短视频,呼吁大众网络科技日新月异,你看到的就是事实?眼见为实,在网络面前一定要小心,谨防受骗。



六招防骗“贴士”


  • 提供个人资料前应停一停、想一想,切勿随意向他人透露个人资料,应了解对方收集资料的目的


  • 切勿随意点击或扫描可疑的网址链接及二维码,不要登录任何可疑网站


  • 收到短信或来电,可先联络物业管理处查询或求证,核实发送短信人士的身份


  • 不时查看网上银行账户,留意账户及个人电子邮件有没有不寻常的登录纪录


  • 不时更换网上银行的密码,启用账户登录双重认证功能如有,切勿向任何人透露账户密码


  • 留意私隐专员公署、警方或相关机构公布的防骗最新信息


来源:香港文汇报、港漂圈等


监制/胡翼 宋雪
主编/张蓓 
值班编辑/葳葳

往期推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