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13 发布时间:2025/10/8 22:10:24 发布者:管理员
寒露已至
日子从“秋凉” 悄悄滑向 “秋寒”
古人爱把寒露的意趣写进诗里
藏着秋的细腻
也藏着对生活的温柔感知
今天
我们就循着元稹、雍陶、白居易的三首诗
在节气的韵律里
读懂现代人的“寒露小日子”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元稹的诗里,藏着寒露最鲜明的“秋信号”:菊花开了,树叶落了,大雁往南飞了,连田埂上都要提防早霜。这些景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未消失。
你看,早高峰的路边,花店门口摆着刚到的黄菊,买一束插在办公桌的瓷瓶里,键盘敲击声都染上了几分雅致;周末的小区里,总有老人带着孩子扫落叶,小朋友把金黄的银杏叶夹进课本,说要“留住秋天”;朋友圈里,北方的朋友发了张雁群掠过天际的照片,配文 “它们要去南方过冬啦”,底下评论区全是 “等春天再回来” 的惦念。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雍陶笔下的寒露夜,没有喧嚣,只有秋露与月色的私语:露珠沾在珠帘上,滴落在玉盘里,风吹竹动惊飞了宿鸟,莎草间的虫鸣也带着凉意。这样的静谧,恰是现代人最需要的“心灵解药”。
多少个加班的夜晚,你走出写字楼时,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路过街角的小花园,忽然看见月季花瓣上凝着露珠,路灯照在上面,像撒了一把碎星—— 那一刻,白天的会议、没改完方案的压力好像都轻了些。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白居易的池上寒露,藏着“衰而不败” 的美:兰花虽谢却开出白花,荷叶虽破仍留着青色,沙鹤独立岸边,萤火虫双飞水上。这样的景致,在今天的城市公园里依然能寻到。
周末去湖边散步的人,会遇见这样的画面:残荷立在水里,枯黄的叶片上沾着寒露,却有几片新绿还缀在茎上;灰鹤独自站在浅滩,头埋进翅膀里,像在晒太阳;傍晚时分,萤火虫从草丛里飞出来,贴着水面飞,光虽弱,却把湖面照得温柔。
秋天的美好
藏在叶尖的露珠里
窗外的虫鸣中
藏在我们裹紧外套时的暖意里
藏在周末与自然相处的松弛里
这个寒露
不必追赶时光
只需慢慢感受
寒露的诗意
本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祝君秋安
冷暖皆安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湾区之声